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6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并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发现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遗址的保护和博物馆的建设,2007年4月,一座承载着成都三千年建城历史的博物馆在金沙遗址原址上拔地而起。这是一座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8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首批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遗迹馆和陈列馆,分别位于摸底河的南北两岸,一方一圆,刚柔并济,相得益彰,成为成都市重要的地标性建筑。遗迹馆位于博物馆东部,摸底河以南,是一座呈斜坡状的半圆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为7588平方米。
遗迹馆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活动场所的发掘地,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祭祀遗迹、遗物最丰富的祭祀遗存。馆内以发掘现场的原生态保护展示为主,游客置身遗迹馆将亲身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国气势恢宏的滨河祭祀场面,现场了解2001年以来考古发掘工作的慎密繁复过程,亲眼目睹众多珍贵文物的出土原址。
陈列馆位于摸底河北岸,是一座呈斜坡状的方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题陈列《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等5个展厅组成,以重要遗迹、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从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
陈列馆建有4D影院,定时播放4D电影《梦回金沙》,借助最新视听技术,让观众穿越3000年时空,领略杜宇王朝至开明王朝的古蜀国风采。陈列馆还设有新闻发布厅、学术报告厅、金沙特色纪念品商店、品味金沙餐吧、服务咨询台、寄存处等服务设施。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不断进行园林区景观升华建设、摸底河沿线自然景观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了“自然之美,草野之趣”的设计理念,绿化覆盖率高达80%,现有苗木、乔木5万余株,灌木7万多株,竹林占地20余亩,形成了以银杏、水杉、桢楠等为主的植物林地。
园林区花乔品种繁多,春有樱花、桃花、梨花、李花、海棠争奇斗艳,夏来栀子、白兰花清香四溢,秋有芙蓉花满枝,丹桂香满园,冬来腊梅芬芳馥郁,红梅独绽枝头,在博物馆的园林区,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繁花似锦的景象。园林区的乌木林、玉石之路等休闲文化景观则让游客切身感受脚下这片热土几千年来的沧海桑田和先民们精雕玉凿的艰辛历程。
位于博物馆西北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建筑风格肃静清幽,是对金沙遗址以及古蜀文明其它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进行抢救、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有机会为博物馆展览提供更多、更新、更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延伸。与之相邻的金沙剧场,外观呈水晶皇冠状,又似待放花蕾,中国首部原创大型音乐剧《金沙》在此驻演达到上千场。同时,被誉为“成都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沙龙”的金沙讲坛从2011年5月起入驻金沙剧场。金沙剧场还经常举办与金沙文化、古蜀文明相关联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文艺演出。
2011年12月,中国文化遗产标识——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又被确定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的核心图案,如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是代表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更成为成都市不可缺少的古蜀文化展示与研究中心。
(商周大金面具)
长20.5,宽10.4,高10.7,厚0.08(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呈立体脸谱,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表现范围上限于额部,下方及下颌。面相近方,平额,眉毛略微凸起,中央宽而两端收束,好似新月。眼眶较大,双眼镂空约呈菱形,上眼帘呈弧形,下眼帘深凹。鼻梁高直,鼻翼与颧骨线相连。嘴巴镂空呈微张之态,略呈笑意。耳朵外展,上宽下窄,上半部分凹入,耳垂穿孔。嘴巴微张,呈狭长方形,下颌平直。整个脸部丰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写实风格。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经打磨,较为粗糙。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文明、金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以及四川盆地与外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中心为一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外端尖,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爪有三趾。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飞行。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整器采用捶揲、剪切和打磨等多样加工手法,正面打磨光亮,背面未经打磨,较粗糙。该件藏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器制作工艺、青铜文明以及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
(商周四节玉琮)
长10.6,孔径6.8,高16.6(单位:厘米)
透闪石软玉,质地温润,灰白色,半透明。整体呈方柱体,外方内圆,中空,柱体四面外壁中间开出竖槽,将每面一分为二,使四角形呈方形凸面。凸面开横槽分节,共有四节,每节凸面刻划九道平行直线纹,三道一组,线纹平直规整。中孔两面对钻而成,孔壁光洁,平整、光滑。制作规整,打磨光洁,圆润光滑。该器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内设机构为13个,分别是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保卫部、陈列保管部、遗产保护与研究部、宣传推广部、文创与营销部、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工程及设备管理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科技与信息中心、文化艺术中心。
一、参观须知
1. 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
2. 请自觉保持馆内安静,勿在馆内追逐打闹,推搡拥挤、大声喧哗。
3. 请勿触摸裸露展品,攀爬躺卧。
4. 请勿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管制械具等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的物品带入馆内。
5. 请勿攀爬馆内任何建筑物,请勿靠近栏杆、河道等危险区域。
6. 请勿挤压玻璃展柜,以免文物损坏和身体伤害。
7. 进入陈列馆前请将随身包裹寄存,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
8. 衣冠不整、酗酒、精神障碍者谢绝入馆。
9.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须有监护人陪伴方能入馆参观。
10. 为保证展陈效果,陈列馆展厅灯光较暗,请注意安全。
11. 馆(厅)内禁止吸烟。
12. 请勿在馆内使用轮滑、轮式鞋、滑冰鞋、滑板等。
13. 请勿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含儿童自行车、儿童三轮车、儿童电动车、儿童滑滑车)等驶入馆内。
特别提示:疫情期间,请配合做好亮码、扫码、测量体温、佩戴好口罩等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二、开馆时间
每日9∶00—18∶00(17:00停止入园)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1、2、7、8月除外)
补充说明:惠民文化活动期间开放时间可能会有变动,具体以博物馆官方时实公示信息为准。
三、团队预约须知
1. 凭学校正规介绍信提前七个工作日,向博物馆提出申请,经博物馆审核同意,并签订《学生团体参观须知》。
2. 每周二至周五全天(每年1、2、7、8月及博物馆重大活动除外)对提前预约的全日制学生团队实行门票免费政策,每天不超过600人(上、下午各300人)。
3. 参观时需出示我馆开具的﹙学生免票参观处理单﹚及学生证,实际参观人数不能超出预约人数。
4. 讲解服务、4D电影收费标准依照公示价格执行。
5. 学生团队用餐地点指定为:西山水景广场,如需使用场地请提前与工作人员联系。
6. 联系电话:028-87303572。
7. 本办法由金沙遗址博物馆团队预约处负责解释。